
項目介紹
設計單位: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
工程規模:約3萬m2,鋼屋蓋投影面積約1.8萬m2
項目地點: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丁溝鎮
設計起止時間:2010.06~2011.02
工程竣工時間:2012.03
主要設計人員:周健、張耀康、王冬、蔣本衛、許靜、陸屹、王靜
結構設計創新點
1. 精致與藝術的結合——外露自由曲面鋼屋蓋
結構屋面為空間自由曲面,東西向呈波浪起伏狀,南北向為圓弧形,中部高兩側低。綜合考慮荷載情況和結構受力性能,鋼結構屋蓋采用多榀鋼屋架+單層雙曲面四邊形斜交網格的結構體系。
2. 結構剛度與建筑效果的協調統一——抗側力體系布置
人字柱與主體結構形成屋蓋結構的固定鉸接點,成為東西向的主要抗側力構件。南北向采取鋼拉桿支撐作為抗側力構件,使得該方向成為純柔性構件抗側力體系。鋼拉桿的設置與建筑功能布局相協調,實現了建筑輕巧、通透的效果。
3. 簡潔輕巧的水平跨越結構——鋼屋架設計
屋架連續梁由兩個連續跨拱和兩側懸挑構成,最大跨度約45m。布索方案能減小連續梁支座彎矩,增大鋼屋架的豎向抗彎剛度;由于索拱矢高要求控制在3m以內,且布索范圍有限,以及連續跨拱本身的拱效應,有無索時結構受力性能基本相當。簡潔、輕巧以及通透的建筑效果使得無索方案成為實施方案。
4. 簡單構造解決復雜難題——彎折板節點設計
矩形鋼管的網格構件,在波浪造型的屋面中,空間變化不規則。由于建筑效果要求在構件匯交節點區域保持平滑過渡,以保證屋面在整體和局部均是光滑曲面,故每一構件均是空間異形曲線。對于矩形鋼管截面的網格構件,兩兩鋼管翼緣間均不共面,構件間存在空間扭轉偏差。設計中彎折板節點以消除構件間的空間扭轉偏差。
5. 傳統節點的創新表達——柱頂節點設計
該工程柱頂節點不同于傳統的耳板式銷軸連接,為與整體建筑風格相協調,采取鑄鋼件直接與屋架連續梁連接,將銷軸連接部位置于屋架連續梁截面高度范圍內,節點設計新穎,連接方式不突兀。在節點區域, 屋架連續梁下翼緣板不連續,為與其余梁段截面協調一致,并滿足結構受力性能,采取了T形梁截面形式。
獲獎情況
獲2013年空間結構獎銀獎